天选15日,记者在德州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夏津县第十六届椹果生态文化节将于5月19日—6月19日举行,本届主题是“椹果之乡 幸福旅程”。
椹果节是夏津县独有的特色节庆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十五届。本届椹果节将于本月19日上午在德百旅游小镇隆重开幕。开幕式现场准备了气势磅礴的架鼓表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文旅集聚区、夏津全域文旅示范实践基地将正式揭牌成立,夏津县将聘请专家教授为政府首席顾问,与有意向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农业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栏目也将来到夏津开机拍摄。
本届椹果节有安排了众多活动。5月19日下午举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山东培训会和“文旅复苏的创新引擎与实践路径”大讲堂,由知名专家学者做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主旨报告和文旅主题演讲。5月27日—28日举行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届时全国桑产业方面的专家大咖将齐聚夏津,围绕桑文化、桑产品开发、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交流研讨。
夏津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会盟文化、棉乡文化、古桑文化等资源,精心打造休闲度假游、亲子研学游、康体养生游、棉桑工业游等4条特色旅游线路。椹果节期间将邀请在外夏津籍书画名家回乡现场采风、创作作品并举办夏津籍书画名家作品展;征集古桑摄影作品和历届椹果节作品在颐寿园展出;组织马堤吹腔、山东快书、西河大鼓、快板书、木板大鼓、夏津民歌等非遗节目演出;举行樱桃采摘、椹果采摘、椹仙传奇烟花节、温泉文化节、霍比特亲子农场大狂欢等活动。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所在地为东周时期黄河流经遗留下来的沙河地,称之为“黄河故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沙漠荒凉,不宜禾稼,人烟凋敝”。当地人民为抑制风沙、促进农业生产而植桑造林,鼎盛时期种植面积达5000多公顷,现遗存400多公顷,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多株,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开创了以桑治沙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为兼顾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沙地农业的重要典范。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发展,2014年5月29日,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被评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4月19日,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山东省唯一一家。
依托古桑树群,夏津大力发展桑产业,致力于“桑”元素的全面开发,形成集桑树种植、桑产品加工、桑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完整桑产业链。依托古桑资源创造产业品牌,倾力打造了“夏津椹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夏津椹果”获评“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今天一大早,在武城县广运街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一线工人送去了西瓜、矿泉水、防暑药品等防暑降温物资。[详细]
活动中,来自武城县的50组家庭和50名运动爱好者在建德水库环湖公路,开启了4.8公里的徒步运动。[详细]
德州市露营地推进会议日前召开,天选团队德州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苑衍刚出席并讲话。[详细]
今年,武城县利用全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整合资金,使全县2万余亩棉田免费用上了全生物降解地膜。[详细]
德州武城: “线上+线下”双驱动 “好习惯电子银行”开启立德树人新模式
11日,德州市召开“中国式现代化的德州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第三场发布会。[详细]
德州将在 产业、平台、质量、品牌4个方面,采取提升行动,倾力打造中国“食品名市”。[详细]
【山东新闻联播】德州在全省率先推出工业项目落地全流程测绘事项改革 助力项目落地提速
逾万件“山东手造”亮相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 手艺人现场展示制作工艺绽放齐鲁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