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12月14日早上6点30,我背起小包,准时出门,朝美林小区南门公交站快步走去——一个环京通勤人的一天开始了。家在燕郊的我,要搭乘815路公交车赶去北京上班去。
月亮还挂在天上,路边灌木丛有小动物弄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大街上已经人来车往,比我更早出门的环卫工人们还在忙碌。一切都如此美好、祥和,一切似乎都是老样子。如果不是人们都还戴着口罩,差点就让人想不起还有疫情这回事,曾经的居家日子似乎就是一场梦。
“走吗?国贸,20块一位!”聚集在公交车站的拼车师傅们,又开始热情地招呼着。也有不愿再等公交的人,陆陆续续上了他们的小车。
当然,除非赶时间,大多数通勤族还是安安静静地排队等着公交车。刷卡打折不到4块钱,全程不足1小时,还是宽敞明亮的公交车更合适。而且,排队候车的人也不多,我特意数了数,不到20人。
排着队,有人突然想起要打电话叮嘱一下家里人,“我北京的同事不少阳性了,我也说不好,所以家里每天要消毒、通风,孩子感染了更麻烦。”
还有人告诫家里老母亲尽量不要出门,“老人免疫差,出门更容易感染,你只要在家安安静静看电视就成。”
我也发了一条微信,跟留守老家的妻子说,防疫政策调整了,今年春节我应该能回家一起过年了——12月7日,北京对进返京人员取消相关限制后,这个念头就一直在我脑海里跳跃。
贵州火灾致4人遇难19栋房屋被烧毁,贵州致4死火灾现场:有房屋被烧垮塌
中国驻英使馆声明:英国政府包庇“非法冲闯总领馆馆舍”分子,损害中方安全与尊严
驻日美军训练迷路进村 遭追赶夺枪 冲绳居民反对美国在当地驻军的情绪日益强烈
贵州火灾致4人遇难19栋房屋被烧毁,贵州致4死火灾现场:有房屋被烧垮塌
▲一直是北京的公交车在帮助燕郊通勤族圆着“双城梦”。作者供图 12月14日早上6:30,我背起小包,准时出门,朝美林小区南门公交站快步走去——一个环京通勤人的一天开始了。家在燕郊的我,要搭乘815路公交车赶去北京上班去
新华社上海6月1日电(记者姜微、肖春飞、何欣荣)6月1日零时刚过,已经全域静默两个月的上海瞬间“苏醒”:外滩江堤等地标处人头攒动,高架桥上车水马龙,过江隧道一路畅通
原标题:有“黑车”从北京拉载5人去往河北燕郊,司机被罚2万元今天(6月17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68场新闻发布会上
今天(6月2日),北京市召开第35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2021年11月,为满足环京地区人员通勤需要,北京市建立了便捷核验机制,通勤人员在首次完成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查验后,每次进京持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即可
电动车开了就回不去了吗?自从电动汽车进入大家的视线,“电动车开了就回不去了”这句话就“频繁”出现。尤其是一部分已经尝鲜的车主,对于电动汽车的驾乘体验更是大加赞赏。
上海市政府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透露上海拟降低极端通勤人口比例,未来十年,上海要更好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让交通出行更加便利,方式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