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注册1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南京“小店计划”,“从引客流聚人气、降成本增效益等方面入手,为城市经济添能量、增活力。”
万千小店小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微细胞”,也是城市烟火气的直观呈现。南京大街小巷升腾的袅袅烟火,一头连着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一头连着居民就业收入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年关将至,南京人都在热闹“忙年”。或到年货大集购置鸡鸭腊肉,线上预定年夜饭,探店打卡蟹黄汤包、糖芋苗等金陵美食,让年味在舌尖上凝聚;或到“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买买买”,给家人一份贴心的新年礼物,也感谢这一年努力奋斗的自己;或去园博园玩转冰雪嘉年华、秦淮灯会赏灯祈福、博物馆里看文化展览,亲手写“福”字、扎兔子灯、体验非遗技艺,在一场场文旅盛宴中奔赴更美好的2023。
中华民族一直笃信“过日子”的淳朴逻辑,不管是一家一户的“小日子”,还是国家民族的“大日子”,广大人民群众都期待过上更幸福的“好日子”。正是这份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造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人生智慧,激励着我们克难奋进、顶压前行。
回首202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上年基本持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左右,“稳中有进”仍是南京经济最鲜明底色。千万南京市民同心同守护,百万市场主体有难不畏难,全市各板块各部门善为善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辛苦不言苦,我们每个人都很拼,都很不容易。而正是这一份份坚守和微光,共同汇成了让人充满归属感的南京温度。
走过艰难险阻的时光,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迎接热气腾腾的新一年,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近日,多个好消息都很提气:新年伊始,宁企IPO迎来“开门红”,A股“南京板块”即将再添新丁,2023年资本市场前景可期;元旦小长假,南京消费市场回暖,辉映发展信心;阔别三年,南京久负盛名的夫子庙东牌楼花灯市场即将回归,花灯艺人无不欢天喜地:“真的太期待了!”
打造更加美好、更具吸引力的南京,离不开每一位市民努力向上的奋斗姿态,也离不开政策的“有为”和政府的善治。今年和未来五年怎么干?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未来五年,我市将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示范引领,重点聚焦五个方面攻坚突破;今年则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比如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时间向前,我们向上。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让这座城市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行;每一次用心治理,也是为了让市民的日子都能过得舒心、过得更好。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南京的烟火气正在回归,相信在这座城市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与“双向奔赴”下,必将呈现一个“活力、幸福、魅力、生态”南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